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弘扬《先生向北》“先生”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全面提升理论素养,3月31日,学校团委组织各院师生观看“大先生”孙正聿的哲学课——《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孙正聿: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名誉主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顾问。200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16年获首届吉林大学终身成就奖,2020年获全国“杰出教学奖”,2022年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4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成果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5项成果获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7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版16卷本《孙正聿哲学文集》收录了作者的主要学术著作和代表性的学术论文。2015年,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201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片《立德树人·孙正聿》。
讲座中,孙正聿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基石,以哲启思、以文化人,为我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从哲学的角度启迪高校共青团干部走好人生道路,从理论的高度指导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志愿者开展好学习和工作,从理想信念的视角,为高校大学生剖析人生的精神家园、社会生活、价值追求,引导广大青年汲取力量、涵养精神,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用一系列金句解答我们关于理想信念的困惑:
一个人有理想信念,才能有所成就;理想信念是奠基于马克思主义之上;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身探索;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把学习作为追求、爱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管理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城建学院
学校团委副书记杨雅婷表示:在聆听讲座深入思考“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这一深刻命题后,为党育人的理想信念愈发笃定。团干部需强化青年对 “五色吉林” 发展理念的认同,增进青年对吉林振兴发展前景的信心,夯实青年在吉林创业干事的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时代赋予的重任 。
电气信息学院团委副书记孙美佳表示:理想信念必须扎根理论土壤,在实践中淬炼成长。作为学生干部,将坚定不移地带领同学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在日常服务同学的工作中,忠实践行“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崇高宗旨助力同学们在成长道路上突破困境,实现全面发展 。
建筑与规划学院团委副书记郭禹含表示:聆听孙正聿教授的哲学课,是一次深度的思想洗礼。今后会把所学融入校园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组织活动、服务同学时坚定信念,引领身边同学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筑牢理想信念,共同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定位,书写青春担当。
土木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鲍烜表示:孙正聿教授的哲学课程,从深邃的哲学维度为大家提供思想启迪。这场讲座助力其更为透彻地领会理想信念的本质内涵,也使其清晰认知到在现实境遇里坚守并践行理想信念的路径。在漫漫人生征途上,以笃定的信念作为指引,于时代发展的大势中奋勇前行。
学校团委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扣青年学生思想成长规律,聚焦理论学习与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