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2025年“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五)
发布人: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02-05   浏览次数:10

逐梦何须向远方,故乡亦可谱华章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火热进行中!

跟随返乡学子的步伐

见证他们以青春为笔、奋斗为墨

在熟悉的土地上书写振兴新篇

感受那份拳拳的桑梓之情

个人介绍

 

姓名:徐铭悦

学院:城建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402班

政治面貌:群众

工作地点:榆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工作内容

 

法治宣传:通过法治中国宣传墙的建设与人民法院负责人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少年审判特色模式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亲手布置宣传墙让我们对未成年保护法有了清晰认识,并对学生进行了法制宣讲。普法活动旨在让未成年人了解自身权益,成年人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

整理材料:在志愿者期间,提供现场支持服务,如接待、引导、协助等。解答参观者问题,满足需求。协助宣传志愿者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发布信息。负责志愿服务项目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志愿者,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宣传。记录活动过程和成果,整理汇报。管理志愿服务档案,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参加送春联活动:临近过年,社区举办了送春联活动,通过邀请榆树市书法协会书法家进行写春联,我们身为志愿者负责组织群众有序参与,协助书法家进行裁纸、研墨、晾春联,还会将晾干春联和“福”字送给社区居民、环卫工人等群体,既传承民俗文化,又传递温暖情谊,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实践感悟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在实践中认清了自己,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认识和接触到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需要长期的练习。积极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做事,过程会更加融洽,更加事半功倍以完成任务。学会善于求教,乐于交流。学会求教的第一步便是摆脱“学生思维”,不能任何问题都想通过自己的解决或者他人的主动帮助来完成。在进行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不仅能够社会做出一点贡献,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拓宽自己的视野。

通过志愿者服务,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在志愿者期间,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任务。这锻炼了我和他人合作的能力,也让我学会了与不同的人群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也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社会问题和困难。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不仅是我们社会运行的基础,也是我们个人行为的规范。通过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不仅增强了法律意识,还深入了解了法律的实际运用。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的基石。在当今社会,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以青春担当,助力家乡前行

学子与家乡的美好共鸣

是不是还没看过瘾?

关注下期

奔赴乡村新现场,不见不散!